如何進行有效溝通
學習溝通的技巧,建立有效的溝通是我們的目標。因為溝通是一個 過程,在此過程中任何參與其中的因素都可能對溝通的有效順暢進行產 生影響,所以我們在學習溝通技巧前,首先應該知道什么樣的溝通才是 “有效的溝通”,妨礙溝通有效進行的因素究竟有哪些。這樣可以使得 我們的技巧運用更有針對性,更有利于實現溝通的目標。
|
——當有重要的信息、思想和情 感需要傳達時,我們特別希望和他人 的溝通能有效地進行。如果聽眾能按 照既定的計劃和溝通者的意圖,清楚 地理解所有的信息并做出應有的回 應,這樣的溝通就是有效的。
1.溝通不能有效進行的原因:
(1)缺乏明確的目標 溝通的三要素之一就是溝通的目
標。如果沒有明確的溝通目標,就會 導致信息內容的不確定,信息傳送者 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怎么去說,也不 知道接收者想聽些什么。
(2)信息傳導錯誤
信息傳送者知道目標,可是選擇 了錯誤的渠道和傳導方式。如傳送一個私人的信息時,打電話可能就 比書面的方式更恰當而有效。又如傳送者希望在一定時間內盡可能多 地將相關信息傳送給接收者,卻沒有考慮接收者對這個話題先前已有 的知識和理解能力。
(3)感覺和態度的問題 由于溝通雙方各自經歷的不同和理解方式的差異,對于同一詞語
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這種分歧可能妨礙溝通的有效性。
(4)環境的影響 比如距離過于遙遠,必須選擇一些間接的溝通方式,或者缺少溝
通的媒介,比如沒有正式的會議,沒有電話。
(5)信息傳遞的環節 環節越多,信息被誤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2.這些原因都是透過溝通的過程來影響溝通的
◇ 發送者:有信息,將信息傳譯,以適當 的溝通方式發送信息
◇ 接收者: 聆 聽收到的 信 息,將信息 傳 譯,接收者回饋給發送者
◇ 發送者和接收者對信息達成共同理解
“發送者”導致的溝通障礙:
◇ 不清楚自己所要傳達的信息
◇ 對接收者缺乏了解
◇ 無法與接收者建立互動或取得接收者的信任
◇ 選擇不恰當的溝通方法
◇ 沒有運用反饋與發問確定接收者真正的意思
◇ 錯誤的闡釋接收者的反饋
◇ 發送者的行為引起接收者的反感
“接收者”導致的溝通障礙:
◇ 情 緒、心態或其他與心理 相關的障礙
◇ 妄下評斷
◇ 一廂情愿的想法
◇ 所接收的信息與自己原先 的想法或看法嚴重不符
◇ 對所溝通的課題不感興趣
◇ 缺乏聆聽技巧
◇ 流言先入為主
“環境因素”導致的溝通障礙:
◇ 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距離
◇ 文化差異
◇ 時機欠妥
◇ 聲音干擾等不良的溝通環境
◇ 溝通器材欠佳
克服溝通障礙的途徑:
◇ 克服“發送者”導致的障礙
◇ 克服“接收者”導致的障礙
◇ 克服環境/時機導致的障礙
(1)以“平等”、“互信”、“互利”為原則
(2)有效的信息發送
☆確定信息內容,間接,強調重點,使用熟悉的語言——“什么?”
☆決定信息發送的方法:電子郵件,電話,面談,信函——“如何?”
☆何時發送信息,時間是否恰當——“何時?”
☆誰該接收信息?考慮接收者的觀念,需要,情緒——“何人?”
☆何處發送信息?地點是否合適,不被干擾——“何處?”
有效溝通的6個步驟
傾聽,與閱讀一樣,主要都是心智的活動,而不只是耳朵或眼睛的 感官運動。如果在傾聽的過程中沒有心智的參與,那只能稱為“隨意地 聽”,而非有效地聽。有效傾聽是有效溝通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我們大約運用42%的溝通時間在傾聽
◇我們的速度還要快
◇95%的人其實并不善于傾聽
◇在一天8小時內的活動中
◇我們大約溝通5小時
◇我們只是聽大約2小時
◇我們實際真正在傾聽只有1小時
◇我們只明白30分鐘的內容
◇我們只相信15分鐘的內容
◇我們只記得8分鐘我們所相信的內容
(1)聽而不聞 不做任何努力地聽,“聾子的耳朵”。
(2)假裝聆聽 努力做出聆聽的樣子,身體語言配合,然而卻沒有用心。
(3)選擇性地聆聽 只聽一部分內容,傾向于聆聽所期望或想聽到的內容。
(4)專注地聆聽 認真地聽講話的全部內容,同時放入自己的感受。
(5)設身處地聆聽
作為信息的接收者,有效傾聽是獲得“發送者所說的 是什么”,而不是“你以為他說的是什么”。
案例:酒店前臺小姐的“善解人意”
有一次我出差去某地,航班晚點,下飛機后前往已作 過預定的酒店,卻被告知已經沒有空的房間。心情非常糟 糕,想要發作。這時,酒店的前臺小姐說了很重要的一句 話:“我能夠體諒,能夠知道您現在的心情。這么晚,舟 車勞頓,到已經預約的酒店卻拿不到房間的鑰匙。我能夠 想象您現在的心情是多么糟糕。”這句話使我的心情平靜 下來并能夠耐心地傾聽她們的解釋以及解決的辦法。最 終,她們給我作了滿意的解決。
三、有效溝通”的實用技巧 ——提問、解釋、回應、說服 |
|
為了確認我們對于所聽到的信息理解是否正確,提問是有效溝通中經 常使用的方法。提問技巧的掌握有助于提高溝通效果。
(1)封閉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是指問題的答案只 能是“是”或“否”的問題。封閉 式問題得到的信息量有限,但更便 于判斷方向以及把握對方的意見和 選擇。比如“我是誰”的游戲。
(2)開放式問題 開放式問題是指問題的答案是具體的, 沒有固定模式的。開放式問題得到的信息量 比較大,如果需要對溝通者的意思進行深入全面的了解比較適合提出開放 式的問題。甚至可以了解到有關情緒、思想和感情方面的內容,因為這些 內容都會通過語言的表達體現出來。
游戲:“我是誰” 在粘紙上寫上大家都知道的有名的人的名字,然后將紙條貼 在某個人的背后。這個人并不知道紙上寫著的名字,但是他可以 通過提問封閉式的問題來了解紙上的名字到底是誰。 |
如果你需要溝通傳遞信息,你需要能夠清楚地解釋情況,避免對方的 誤解和曲解。
* 明確表達你的觀點
* 言辭清晰和簡短
* 總結你的要點
* 使用短句子
* 避免使用對方無法明白的 習慣用語
* 利用開始和結尾來強調 最重要的事實
* 利用停頓強調重要的事實
* 只說明事實,謹慎做主觀判斷
◆ 傾聽
◆ 不要打斷
◆ 不要評論
◆ 尊重對方的意見
◆ 避免情緒化的回應
◆ 不要直接回應你不同 意的事情
● 將自己的需求轉化為對方的利益 如進行采購需要增加訂量時,采購員對供應商說:“我
可以跟你買更多的產品,這樣可以幫助你快速周轉你的庫 存,解決你現有庫存的積壓。”
● 不要強加自己的想法,而是尊重對方的意見
● 使用無可爭議的事實或數據
● 關注對方的需求
思考:如何說服別人?
由于意外發生,一艘船觸礁,此時一共 有6位幸存者——宇航員、生態學 家、流 浪漢、運動員、孕婦、醫生在孤島 上,但 逃生工具只有1個。如果是你會選擇里面 的哪個角色并說服其他幾個角色讓你先使 用逃生工具。
如果是宇航員,他可能會說:“宇航員代表了國家的榮譽,國家的榮 譽高于一切,所以我應該先逃生。”生態學家可能會說:“現在環境保護 對人類來說這么重要,我如果能逃生成功對社會的貢獻會很大。”孕婦可 能會說:“我現在是兩個生命,我孕育著未來,你們應該讓我使用逃生工 具。”醫生可能會說:“醫生是救人性命的,職責非常重要,我存在的價 值更大。”流浪漢可能會說:“我習慣了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如果讓我 先使用逃生工具,我可能會存活下來幫大家找到救援。”運動員可能會 說:“我的身體素質好,會最快地找到救援人員,將你們救出去。”
經過上述的討論,估計大家會更偏向于把救生圈給流浪漢或運動員。 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或許可以讓我們明白,在說服別人的時候,重點并不是 強調自己的作用,而是將自己的需求轉化為對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