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認證說明
基本介紹
為了更好地滿足顧客及法律法規的要求,增強顧客滿意,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87年發布了ISO9000-ISO9004五項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標準。后又針對ISO9000族標準應用中的問題,進行了四次修訂,發布了1994版、2000版、2008版和2015版ISO9000族標準。標準是在總結國際上質量管理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上制訂的,組織按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要求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必將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增強顧客滿意,提高市場競爭力。
標準特點
1.以七項質量管理原則作為標準的理論基礎,廣泛應用于質量管理各領域。
2.具有廣泛的通用性,適用于各類組織。
3.適度簡化,經過四次修訂,使標準在內容和數量上得到簡化,對指令性文件要求大量減少,標準的靈活性與操作指導性更好。
4.采用基于風險的思維、過程方法、PDCA循環模式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
5.提高了與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相容性,可為組織帶來更大效益。
實施意義
1.ISO9000族標準的應用,為組織增強顧客滿意和改進組織業績提供了要求和指南。
2.防止非關稅貿易技術壁壘,在質量方面與國際接軌,成為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3.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可以有效提高組織的管理水平和整體業績,提升組織應對與組織環境和目標相關的風險和機遇的能力。
4.有助于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守法意識。
質量管理體系是組織管理體系中有關質量的部分,用于組織建立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管理,包括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和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組織擁有一個正規的質量管理體系,將對其長期發展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管理體系標準分為三類:
A類:管理體系要求標準。這類標準主要向市場提供有關組織的管理體系的相關規范,通過評定,以證明組織的管理體系是否符合內部和外部要求。
B類:管理體系指導標準。這類標準通過對管理體系的各要素提供附加或獨立指導,幫助組織實施和(或)完善管理體系。
C類:管理體系相關標準。這類標準就管理體系的特定部分提供詳細信息或就管理體系的相關支持技術提供指導。
質量管理體系系列標準的特征表現:
1.理論性。質量管理體系系列標準以ISO9000標準為理論基礎,為質量管理提供了基本概念、管理原則和基礎術語。其他標準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相關的管理理論。這些管理理論已經通過實踐證明可以為相關方帶來價值。
2.要求性。質量管理體系系列標準中唯一的要求性標準是ISO 9001標準,標準中的核心條款的要求不但是組織在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時必須滿足的,還是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評價的重要準則之一。
3.改進性。改進(追求持續成功)是管理體系的核心理念之一,多個標準中都體現了這種思想。此外,ISO 9004還提供了超出ISO 9001標準要求的追求持續成功的質量管理方法。其他相關支持性標準還提供了專項的改進方法。合格評定系列教程中,《質量管理方法與工具》一書也提供了改進的工具。
4.評價性。ISO 19011標準為評價質量管理體系提供了審核管理方法,為系統地持續改進提供了重要支持。
5.關聯性和獨立性。
質量管理體系系列標準的主要作用有:
(1)對于一個組織,這些特征都可以在組織中加以應用。
(2)對于組織的投資方、供方、員工和顧客,可以增強他們對組織的信心。
(3)對于政府監管方,可以將部分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加以推廣或作為要求加以實施。
(4)對于組織的其他相關方,可以按照需求,把質量管理體系系列標準中的一個或幾個標準應用于合作或義務的協議。